鲁南传媒网讯:1月4日上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枣庄市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枣庄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姜广俊作新闻发布。
能动履职重实践,以司法厚度服务社会发展
激发服务大局更优效能。聚焦枣庄市“6 3”现代产业体系,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实施意见》,枣庄市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予以批示肯定;助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工作经验被省委转发。开辟涉企民事纠纷案件受理“绿色通道”,办理涉企民事纠纷123件。办理的一起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申请监督案,为涉案企业避免了52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不断深化完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19件,逐案进行“检察官背书审查”,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深化知识产权综合履职,为企业技术研发保驾护航,联合市级八部门成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中心获评山东省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典型事例。办理的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0万元;制发的检察建议助力企业销售额增长4000万元,有效实现从“检察之智”到“企业之惠”的转变,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
助升平安建设更高水平。坚持把维护大局安全稳定作为守护发展的首要政治任务,纵深推进“治理农村家族宗族黑恶势力”“惩治涉网黑恶犯罪”等专项行动,起诉涉黑恶案件34人。在严惩毒品犯罪的同时,落实“一案双查”,深挖洗钱线索,办理的袁某贩卖、制造毒品、洗钱案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强化网络法治,加强“网络水军”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在办理王某发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案中追赃3100余万元,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高质效经济犯罪检察案件。
汇聚守护民生更大保障。以“如我在诉”之心纾解人民涉检诉求。深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成功化解争议纠纷等信访积案72件,取得“事结、法结、心结”一体解决的良好效果。
以“司法为民”之情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办理司法救助案件454人,兜牢不发生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工作底线。与市公安局联合会签《关于针对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采取“一站式”取证工作的意见》,最大程度减少“二次伤害”,以“一数未光”app等数字手段开启涉罪未成年人考察帮教新模式,峄城区院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以“情同此心”之行守护人民美好生活。以案为介助力乡村振兴,办理的柴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消除燃气安全隐患检察建议入选全省十佳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七号检察建议”落实经验被国家邮政局评为“枣庄实践”。
倾力守护绿水青山运河美,督促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3533万元。
坚持为法治担当,以履职力度捍卫公平正义
刑事检察固强争优。枣庄市认罪认罚适用率达94.39%;提出确定型量刑建议3373人,采纳率94.87%。扎实做好刑事执行检察,提出刑事执行监督意见478件,纠正“减假暂”不当情形45人。深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运行”,监督立案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率达100%;监督撤案率100%;纠正漏捕、漏诉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率98.25%。加强审判监督力度,提出的刑事抗诉意见均被采纳,刑事审判活动违法监督采纳率100%。深入推进刑事简案快结“一站式”便捷诉讼试点和“事心双解和为贵”办案试点工作,经验被最高检转发。
民事检察深化提升。以精准监督为引领,持续优化民事裁判结果监督,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35件,监督率19.4%,市院办理的1起提请抗诉案,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典型案例”。常态化开展虚假诉讼监督,办理“涉车牌额度拍卖款”等虚假诉讼案件20件,涉案金额1亿余元。探索开展虚假仲裁监督,与枣庄仲裁委会签《关于加强仲裁与检察监督工作衔接的意见》。组织开展“终结本次执行”专项监督,制发检察建议43件,推动法院严格规范执行程序。开展支持起诉228件次,帮助弱势群体解决欠薪200余万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成民事纠纷息诉和解22件。
行政检察持续做实。开展“行政检察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聚焦就业、住房、拆迁等重点领域,强化民生保障,审查行政裁判结果监督80件,提出抗诉或检察建议21件。充分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作用,监督与支持并重,对办案中发现的行政执法问题,发出检察建议15件,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深化源头治理,做实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8起案件实现案结事了政和。强化“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意见60余件。行政检察以“法治”硬措施优化“软环境”做法被最高检转发。
公益诉讼检察开拓增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枣庄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十条措施》;与市环保、消防等单位建立“公益诉讼检察 x”工作机制,构建枣庄市一体化工作发展新格局。推动“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推广应用,联合会签《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公益诉讼志愿者协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机制5项,有效整合社会支持力量,为构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发展新格局打牢基础。办理的矿井水污染环境损害赔偿案,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十大典型案例。全省首家公益诉讼法治教育基地落地台儿庄。
倾力投身反腐败工作大局。协调市委编办对职务犯罪侦查部门进行职能单列,设立职务犯罪侦查办公室,立案查处4件4人,任某某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案件入选全省自行补充侦查类典型案例。起诉孙某、滕某某、王某某等3名原厅局级干部在内的职务犯罪案件24人,依法办理最高检、省院指定管辖案件6人。
坚持创新驱动,以育培温度筑牢发展根基
突出“立体重塑”淬炼专业素能。着眼强基固本,重塑队伍专业化培训体系。制定《立体化分层次教育培训规划》,打造“屹腾讲堂”“青檀讲座”“翼云沙龙”三个检察教育培训品牌。实施青年干警“育青苗、成青松、立青山”的“三青工程”,横向优选一批青年干警参与“双百交流”实现多面培养;纵向以“青蓝”结对为契机选择一批青年干警到基层挂职锻炼实现墩苗成长,人员梯次成长成材培养基础进一步筑牢。制定《检察理论研究人才管理办法》,建立40人的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库。5篇理论研究成果在权威或知名以上期刊发表,4篇文章在最高检组织的论坛或征文活动中获奖,8项理论研究课题分别在最高检和省院立、结项。
突出“精英示范”锻造检察锋锐。着眼质效提升,深入打造精英型检察官和专业化检察官办案团队。组建“蓝锋”和“蓝锐”两个职务犯罪办案团队,作为办理重大职务犯罪案件的尖刀班、护航案件提质增效的智囊团和引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领头雁。职务犯罪检察“培训 办案 研究”一体化办案团队培养模式作为全省创新工作项目立项。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官”刘玲、“全国优秀公诉人”杨文静、“全省最美信访干部”吕春苓等一批“高、精、尖、专”领军人才,枣庄市检察机关67个集体和个人获得省市级以上表彰,实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效用。
突出“科技赋能”,数字检察成效初显。研发检察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助力科学决策和业务提升。举行枣庄市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模型大赛,征集法律监督模型54个。《数字赋能辅助司法办案新模式》获评全省创新成果一等奖。1个法律监督模型获评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优秀模型三等奖,2个法律监督模型被省院冠名推广,并在全省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交流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枣庄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文亮,枣庄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李雪冰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附: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对于推进“平安寄递”安全,检察机关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文亮:寄递行业连接着千城百业、联系着千家万户,连通着线上线下,近年来,针对利用寄递渠道实施犯罪呈现上升的趋势,枣庄市检察机关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加大打击力度,以精准监督推动最高检寄递安全“七号检察建议”落实落细,全面织密寄递安全防护网。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邮政快递报、检察日报等多家媒体转发,国家邮政局称之为“七号检察建议”长效落实的“枣庄实践”。
加强组织领导,深化落实“全面发力”。枣庄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寄递安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落实举措。相关业务部门将该工作列入年度重点任务,主动与邮政管理、公安等部门对接沟通,强化协作配合。同时加强调研分析,对2021年以来办理的23件寄递领域犯罪案件逐案进行分析,发掘案件背后反映的不核对寄件人真实身份及相关信息、物流公司缺乏详细操作规范等行业问题31个,聚焦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开展走访调研,梳理物流寄递业在监管环节存在的漏洞,及时汇总形成25条问题线索并向相关部门反馈,为精准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沟通协作,多方联动“协同发力”。联合市邮政管理局等单位到寄递企业开展督导调研5次,综合运用线上抽查、实地检查、暗访试寄等方式,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对实名登记、开箱验视的落实情况实地督导,监督寄递企业严格执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夯实寄递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与市公安局、市邮政管理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七号检察建议”落实 建立全市寄递渠道安全监管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通知》,构建“七项协作配合工作机制”,聚焦违反寄递安全三项制度、涉枪涉爆、涉危涉毒、寄递野生动植物等重点问题开展联合监管6次,筑牢寄递安全防线,推动监管制度化、常态化。
加强约束引导,诉源治理“精准发力”。2023年以来,检察机关共办理寄递安全犯罪案件9件,办案中,坚持发挥诉讼主导作用,切实履行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等职责,完善证据链条,确保案件质量。尤其在办理毒品案件时,注重对毒品流通链条和毒赃流转链条进行全面审查,将寄递毒品犯罪查处、自洗钱犯罪打击与违法所得追缴相结合,实现全链条精准打击。针对快递从业人员禁寄物品辨识力不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不高等问题,联合市邮政管理局、市公安局开展专题培训,通过专业授课、公开听证、庭审观摩等形式强化警示教育,从源头上遏制寄递违禁品违法犯罪。同时,加强跟踪监督落实,聚焦涉枪涉爆涉毒等重点问题,开展联合执法检查7次,排查问题隐患110余处,全市寄递违法犯罪案件数量明显下降,寄递行业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县级监管力量实现“全覆盖”,邮政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记者:刚才提到了推动“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推广应用,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请介绍一下“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的有关情况?
姜广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开展“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建设工作,是紧跟二十大部署要求,全力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是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推动的互联网平台,旨在通过互联网汇聚志愿者力量,提升线索数量质量,强化办案专业辅助,邀请公众参与和监督办案,对于提升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现代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5月26日,在市委统战部、团市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33名志愿者加入到我们的公益诉讼“朋友圈”,“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公益司法保护新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功能作用,努力做好志愿者沟通联系、培训学习、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形成专业高效、协同共治的公益诉讼合力,争取办理一批有示范性、典型性、影响性的公益诉讼案件,努力向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益诉讼“检察产品”,为公益诉讼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更强助力。
记者:2023年以来,枣庄市检察院如何发挥经济犯罪检察职能,为枣庄市经济发展大局保驾护航?
李雪冰:2023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自觉将检察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对标全市深化强工兴产实施工业倍增部署要求,着力打好“防范风险 优化环境 保护创新”组合拳,努力为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保驾护航。
依法严惩经济金融犯罪。聚焦“6 3”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击强迫交易、合同诈骗等犯罪活动,持续落实最高检“三号检察建议”,保持对非法集资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依法严惩虚开骗税空壳公司、职业化犯罪团伙等严重危害税收征管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守好税收的“真金白银”。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部署开展服务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细化服务企业举措,深化涉民营企业案件立案监督、“挂案”清理等专项活动。积极提供精准法治服务,注重以案为鉴、以案促管,针对企业内部管理问题,深入企业以案释法,助力合规守法经营。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秉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围绕锂电、高端化工、智能制造等产业链,依法严厉打击侵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犯罪。在锂电产业展览会设立知识产权检察服务工作站,在展会期间开展政策法规咨询、知识产权普法宣传等工作,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法治宣传活动,加强企业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保护,护航枣庄锂电等重点产业发展。
责编:葛祥云